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中华护理杂志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期刊简介
    • 期刊信息
  • 学术平台
    • 学术平台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临床经验
    • 护理理论
    • 护理研究
  • 期刊目录
    • 期刊目录
  • 征稿栏目
    • 征稿栏目
  • 征稿启事
    • 征稿启事
学术平台
  •  科研成果
  •  临床经验
  •  护理理论
  •  护理研究
期刊信息Periodical 
  《中华护理杂志》
 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
  主办单位:中华护理学会
  出版周期:月刊
  ISSN:0254-1769
  CN:11-2234/R
  出版地:北京市
  语种:中文
  开本:大16开
  邮发代号:2-143
  创刊时间:1954
  出版信息
  出版文献量:21379 篇
  总下载次数:5269133 次
  总被引次数:337344 次
  评价信息
  (2019版)复合影响因子:3.656
  (2019版)综合影响因子:2.985
 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(2018)
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2019-2020年度)(含扩展版)
  北京大学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来源期刊:
  1992年(第一版),1996年(第二版),2000年版,2004年版,2008年版,2011年版,2014年版;
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
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学术平台 > 护理理论 >

护理理论

手足口病240例临床分析

摘    要:
目的: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程度患儿的治疗措施。方法:总结分析2008年5月-2011年12月收治的2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, 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。结果:237例普通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, 3例重症患儿转上级医院抢救后, 治愈出院。结论:针对不同程度的手足口病患儿,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 对症处理, 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;同时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, 及时治疗, 可有效阻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, 降低病死率, 提高治愈率。
 
关键词:
手足口病; 临床分析; 对症治疗;
 
 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 主要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、疱疹。笔者对2008年5月-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总结分析, 现报道如下。
 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选取2008年5月-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40例, 其中男140例, 女100例;农村户口215例, 城镇户口25例;年龄3个月~9岁, 其中3个月~1岁37例 (15.4%) , 1~3岁170例 (70.8%) , 3~7岁32例 (13.3%) , 7~9岁1例 (0.4%) , 3岁以下者占86.3%;普通病例237例, 重症病例3例;一年四季均有发病, 发病高峰在5~10月, 1月份2例, 2月份2例, 3月份3例, 4月份12例, 5月份43例, 6月份45例, 7月份27例, 8月份18例, 9月份35例, 10月份34例, 11月份11例, 12月份8例, 以上病例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《手足口病诊疗诊断标准》[1]。
 
1.2 临床表现
出现发热患儿204例, 无固定热型;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, 多见于口腔、臀部、膝盖、手和足部等, 表现为手足疱疹32例, 手足口疱疹121例, 手足口肛周疱疹87例;并发支气管肺炎10例 (4.2%) , 并发心肌损害8例 (3.3%) , 并发肝损害10例 (4.2%) 。
 
1.3 实验室检查
血常规WBC升高32例, WBC正常187例, WBC降低21例。病原学检测19例, 其中, EV71 11例 (57.9%) , Cox A16 5例 (26.3%) , 其他肠道病毒3例 (15.8%) 。
 
1.4 治疗方法
对患儿进行完全隔离, 嘱大量饮水, 饮食宜清淡。另给予利巴韦林针剂抗病毒, 辅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, 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;合并心肌损害加用营养心肌处理;合并肝损害加用保肝处理;若出现加重倾向予以甲基泼尼松龙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。
 
2 结果
237例普通型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, 病程约4~10 d。3例重症患儿转上级医院抢救后, 均治愈出院。
 
3 讨论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, 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。本组病例中, 3岁以下者占86.3%。人群分布本组病例中, 以农村患儿为主[2]。因为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, 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。农村患儿及家长卫生知识有限, 容易导致手足口病的传播, 因此, 做好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。本组患儿主要发病时间在5~10月份[3], 因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, 而肠道传染病流行时间亦以5~10月份为主。临床表现主要为手、足、口等部位的斑丘、疱疹, 伴发热为主。严重者则出现脑膜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恶性并发症。血项检查白细胞大多数正常, 如白细胞明显升高, 多由EV71感染引起[4]。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 尤其是心、肺、脑等重要脏器功能, 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,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, 降低病死率。由于本病是病毒感染, 主要是对症处理, 可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, 辅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治疗, 并发细菌感染的病例可给予抗生素治疗[5]。普通病例治疗预后良好, 发现重症病例应及时住院治疗。本组资料237例普通型患儿临床症状轻, 并发症少, 均治愈好转出院;3例重症患儿经转上级医院抢救后, 均治愈出院。本研究表明, 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, 应注重及时识别重症病例, 并给予正确治疗处理, 阻断病毒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的可能性[6], 从而避免肺水肿、循环衰竭的发生, 进而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、降低病死率的目的。
 
参考文献
[1]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.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(2010年版) [S].2010.
 
[2]叶荣夏, 张永乐, 潘克女, 等.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16型病原体检测在手足口病流行中的意义[J].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, 2011, 21 (7) :1295-1296.
 
[3]杨占国, 李新民, 于秀艳.2010年公主岭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[J].职业与健康, 2011, 27 (18) :2117-2118.
 
[4]于昌伶, 孙利文.2010年北京市怀柔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[J].职业与健康, 2011, 27 (17) :1974-1976.
 
[5]黄永.小儿手足口病100例临床分析[J].亚太传统医药, 2012, 8 (2) :128-129.
 
[6]陈大宇, 黄献文.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[J].中国全科医学, 201l, 14 (2B) :476-477.
关于我们| 学术平台| 期刊目录| 征稿栏目| 征稿启事|

(C)20019 中华护理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